电子门票O2O闭环
继“互联网+”概念后,“旅游+”概念近日成为国内旅游业的热门话题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近日发布的署名文章中提出,我国正在迎来一个“旅游+”新时代。互联网以其无处不在的技术力量,通过“互联网+”全面深刻地改变世界;而旅游则以其强劲的市场开拓力量、美好生活追求动力及人文交流优势, 通过“旅游+”给中国旅游业带来深刻影响。
景区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,在“互联网+”和“旅游+”的碰撞下,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?回望近年来国内互联网+景区的建设,又有哪些实际的困难亟待解决,哪些先进的模式和经验值得借鉴呢?
门票和移动网络只是开始
在“互联网+”概念诞生前,景区拥抱互联网,更多地被称为智慧旅游建设或信息化建设。在多年的智慧旅游建设和发展后,国内景区是否“智慧”呢?
易观智库在此前发布的《中国“互联网+景区”专题研究报告2015》中,将景区的“互联网+”道路分为三步走:第一步是在线门票时代,以在线旅 行社主导的门票销售在线化为特征。第二步是当地玩乐时代,对目的地进行打包在线销售。第三步就是O2O(线上到线下)升级时代,景区主导进程,进行多元化 的“互联网+”。
从游客角度来看,“智慧”的景区至少应满足两点:在线预订门票、移动网络全覆盖。通过电脑端或者移动设备端预订门票,省去了排队买票的痛苦的同时,许多景区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还实现了刷身份证即可入园,无需再排队换取纸质门票。而在南方许多景区,如四川剑门关古道景区,随处可见的无线网络指示牌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,也能够在朋友圈晒出美丽的风景。
易观智库认为,在经历寡头格局初定的在线门票时代和风起云涌的当地玩乐时代后,“互联网+景区”从2014年起迎来了O2O升级时代。不过,去 年底同程网发布的《2014年度中国景区移动互联网行业报告》显示,虽然网络预订同比增长率超过100%,但在线门票渗透率目前只达到10%。对此,多位 旅游从业人士表示,这是因为国内景区的“互联网+”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。
例如,在电子商务发达的浙江省,当地“互联网+景区”建设就十分领先。浙江省旅游局党组书记王文娟告诉记者,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,浙江全省 85.48%的景区实现了4G信号覆盖,绝大多数产品实现了电子商务化,90%以上的旅游企业建立了官方微博、微信等自媒体营销平台,在线旅游交易额超过 300亿元。
“目前,浙江省有10余个县市区、500多家旅游企业开通了网上旗舰店,80%以上的景区实现了电子门票,30%以上的景区自建了电子商务分销系统。”王文娟说。
“互联网+景区”驶入“快车道”
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,正在驱动着“互联网+景区”快速发展。记者从国家旅游局了解到,在“旅游+”概念之前,今年1月,国家旅游局出台了《关于 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鼓励引导智慧旅游模式业态创新,特别是融资模式创新。例如,该文件中首次提出将采用PPP模式建设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,将公私合作的项目融资模式纳入智慧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。而今年8月国务院第62号文中,积极发展“互联网+旅游”也成为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市场的 七大内容之一。
大地云游CEO王亚博表示,制度红利的释放,让“互联网+景区”迎来新机遇。“目前,百度和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在‘大数据+旅游’领域已经达成深入合作,推出了旅游领域的大数据产品。”
“互联网+景区”的发展中,相比景区,发展迅速、嗅觉敏锐的互联网企业走在了前面。记者了解到,互联网界BAT均投身“互联网+景区”建设。王亚博所提到与百度的合作,即百度面向景区推出的“直达号”产品,以“智慧旅游+大数据”打通景区O2O链条,开启了互联网旅游营销“直通车”。
去年11月,浙江杭州西湖景区率先上线百度直达号。随后,福建武夷山景区、广西桂林核心景区、甘肃敦煌鸣沙山景区等纷纷入驻。游客在手机百度客 户端或网页上查询攻略、购票、获得相应二维码后,在景区入口处机器扫描手机中电子二维码就能完成入园,还可享受免费导游等信息服务,游玩结束后可同步对服 务进行评价、社交分享。百度直达号打造的这一行前、行中、行后电子门票闭环体验,推动了景区O2O的升级。
阿里巴巴在这一领域也有自己的“玩法”。王文娟介绍,除了产品进驻淘宝网售卖,目前浙江省景区正在与支付宝深度合作,将无线支付工具拓展到景区 内及景区周边的商户,让游客拿着手机就可以玩遍景区。为此,支付宝钱包客户端也开通了“浙江旅游”服务窗,还设置了旅游商城、旅游资讯、定制明信片等服务 功能。
而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则以微信为入口,与四川、福建等省政府部门携手构建互联网+智慧旅游,再加上“互联网+金融”助力构建互联网景区生态圈,截止到2015上半年,各大景区通过+X的方式使得旅游朝着多元化互联网的趋势发展。
王亚博认为,这一轮“互联网+景区”投资热背后,是进入散客时代的景区必须拥抱互联网的大势所趋,旅游消费模式正在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,“互联网+景区”能够有效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下国内游客的个性化、多元化旅游需求。
对此,劲旅网总裁魏长仁也表示,此前景区以团队游客为主,只需维护好旅行社客源渠道,再适当在散客渠道进行营销,即能保证客源充足。但在散客化时代,渠道变得分散,尤其是近年来游客养成了网上订票的习惯,倒逼景区加快发展“互联网+”。
诊脉开方 难点、痛点如何击破
然而,有业内人士直言,大部分景区的“互联网+”体系就是一个官方网站、一个官方微博和一个官方微信,空壳工程让互联网上的景区成了摆设。
如何让景区“互联网+”真正发挥作用?王文娟告诉记者,浙江省通过整合全省12301旅游热线、各市县旅游咨询队伍及部分专业从事旅游信息咨询 服务机构的力量,建立了一个以微信企业号为支撑,以微信服务号为载体的“协同答复”式旅游公共信息咨询服务体系,打造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资讯一站式服 务平台。“2015年一季度,浙江省接到旅游咨询和投诉1.2万起,其中微信平台受理量占近80%。”
魏长仁告诉记者,景区“互联网+”建设不仅解决了景区营销、销售和景区服务等问题,也有益于景区管理,如游客信息的收集、整理,自然型景区水文、空气等的监测,游客安全预警和疏导,旅游满意度、口碑的提升等。
此外,作为目的地的核心吸引物之一,在魏长仁看来,景区也是“旅游+”的重要节点。游客到达目的地后,除了游览景区,也会综合带动相关周边休闲、娱乐、购物产业。“互联网+”战略在提升景区实力的同时,也助力了当地“旅游+”的发展。
“对于景区来讲,虽然发展‘互联网+’意识已基本建立,但像上述这样系统、综合地发展‘互联网+’,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,如资金、技术、人才等,景区本身的体制、机制也有待提高,现实中大部分景区很难全部满足。”
魏长仁举例说,民营类景区如宋城集团旗下的景区,以及资金实力雄厚的旅游国企,如华侨城集团旗下的景区,其“互联网+”发展速度和水平均处在行业前列。“这些景区大多地处发达城市,既有人才支撑,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实力,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。”
魏长仁指出,和单体酒店做直销一样,景区发展“互联网+”最大的困扰,就是投入少没有效果,但投入多其效果也不一定成正比。不过,在资本助力 下,技术公司原本高企的投入费用正在降低,让很多景区能够负担得起这笔费用。在线旅游网站在烧钱圈地的过程中,通过与景区的合作,也加快了景区拥抱互联网 的速度,综合地促进景区的信息化发展。因此,景区从单一互联网化转为产业互联网化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转型,已经是可预见的未来。